權利要求書: 1.一種刮板輸送機的機頭輔助推移裝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頂部設置有輸送板(2),所述輸送板(2)底部的兩側和底座(1)頂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3),頂部兩個固定塊(3)相對的一側均轉動連接有轉動板(4),底部兩個固定塊(3)相對的一側均轉動連接有支撐板(5),兩個轉動板(4)相背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柱(11),所述支撐板(5)靠近轉動板(4)一側的后端轉動連接于固定柱(11)的表面,兩個支撐板(5)之間固定連接有滑動柱(6),所述滑動柱(6)的兩端均貫穿至支撐板(5)的外側,所述底座(1)內腔的底部貫穿設置有氣缸(7),所述氣缸(7)的輸出端與滑動柱(6)固定連接,所述底座(1)內腔的底部開設有與氣缸(7)相適配的矩形通孔(8),所述底座(1)的內腔設置有滑動機構(9),所述輸送板(2)頂部的前側設置有機頭(14)。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刮板輸送機的機頭輔助推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機構(9)包括U形滑板(91),所述底座(1)內腔底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導向軌(92),所述U形滑板(91)底部的兩側均開設有與導向軌(92)相適配的導向滑槽(93),所述U形滑板(91)內腔的兩側均開設有與滑動柱(6)相適配的限位滑槽(94)。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刮板輸送機的機頭輔助推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柱(6)表面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套(10)。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刮板輸送機的機頭輔助推移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轉動板(4)相背一側的后端均轉動連接有滾輪(12),所述滾輪(12)的表面與底座(1)的頂部滾動接觸。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刮板輸送機的機頭輔助推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板(2)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板(13)。
說明書: 一種刮板輸送機的機頭輔助推移裝置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刮板輸送機使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刮板輸送機的機頭輔助推移裝置。
背景技術
刮板輸送機可用于煤炭、矸石或物料等的物料的運輸,將刮板固定在鏈條上組成刮板鏈,作為牽引構件,當機頭傳動部啟動后,帶動機頭軸上的鏈輪旋轉,使刮板鏈循環(huán)運行帶動物料沿著溜槽移動,直至到機頭部卸載,刮板鏈繞過鏈輪作無級閉合循環(huán)運行,完成物料的輸送。
刮板輸送機可用于水平運輸,亦可用于傾斜運輸,在傾斜運輸時,需要對刮板輸送帶的傾斜角度進行調節(jié),現(xiàn)有的刮板輸送機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在使用前借助其他輔助工具對傾斜角度進行調節(jié),且在掛板輸送機使用的過程中,無法對傾斜角度進行調節(jié),基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刮板輸送機的機頭輔助推移裝置,用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刮板輸送機的機頭輔助推移裝置,具備輸送角度可調和便于角度調節(jié)的優(yōu)點,解決了現(xiàn)有的刮板輸送機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在使用前借助其他輔助工具對傾斜角度進行調節(jié),且在掛板輸送機使用的過程中,無法對傾斜角度進行調節(jié)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刮板輸送機的機頭輔助推移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設置有輸送板,所述輸送板底部的兩側和底座頂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頂部兩個固定塊相對的一側均轉動連接有轉動板,底部兩個固定塊相對的一側均轉動連接有支撐板,兩個轉動板相背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柱,所述支撐板靠近轉動板一側的后端轉動連接于固定柱的表面,兩個支撐板之間固定連接有滑動柱,所述滑動柱的兩端均貫穿至的外側,所述底座內腔的底部貫穿設置有氣缸,所述氣缸的輸出端與滑動柱固定連接,所述底座內腔的底部開設有與氣缸相適配的矩形通孔,所述底座的內腔設置有滑動機構,所述輸送板頂部的前側設置有機頭。
優(yōu)選的,所述滑動機構包括U形滑板,所述底座內腔底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導向軌,所述U形滑板底部的兩側均開設有與導向軌相適配的導向滑槽,所述U形滑板內腔的兩側均開設有與滑動柱相適配的限位滑槽。
優(yōu)選的,所述滑動柱表面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套。
優(yōu)選的,兩個轉動板相背一側的后端均轉動連接有滾輪,所述滾輪的表面與底座的頂部滾動接觸。
優(yōu)選的,所述輸送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板。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氣缸的驅動,在轉動板和支撐板的配合配合使用下,將輸送板的前側頂起,繼而實現(xiàn)對機頭的推移,改變輸送板與地面的傾斜角度,即可達到輸送角度可調和便于角度調節(jié)的目的,該刮板輸送機的機頭輔助推移裝置,解決了現(xiàn)有的刮板輸送機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在使用前借助其他輔助工具對傾斜角度進行調節(jié),且在掛板輸送機使用的過程中,無法對傾斜角度進行調節(jié)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通過滑動機構的設置,其中導向軌和導向滑槽的配合使用,對U形滑板起到了限位的作用,提高了U形滑板在運動時的穩(wěn)定性,限位滑槽的設置,對滑動柱起到了導向的作用,提高了滑動柱在上下滑動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通過滾輪的設置,滾輪與底座的頂部滾動接觸,使得轉動板在旋轉時,減小了轉動板與底座頂部的摩擦力,使得轉動板的旋轉更加輕松便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底座和固定塊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氣缸和U形滑板的立體示意圖。
圖中:1、底座;2、輸送板;3、固定塊;4、轉動板;5、支撐板;6、滑動柱;7、氣缸;8、矩形通孔;9、滑動機構;91、U形滑板;92、導向軌;93、導向滑槽;94、限位滑槽;10、固定套;11、固定柱;12、滾輪;13、固定板;14、機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刮板輸送機的機頭輔助推移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頂部設置有輸送板2,輸送板2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板13,輸送板2底部的兩側和底座1頂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3,頂部兩個固定塊3相對的一側均轉動連接有轉動板4,兩個轉動板4相背一側的后端均轉動連接有滾輪12,滾輪12的表面與底座1的頂部滾動接觸,通過滾輪12的設置,滾輪12與底座1的頂部滾動接觸,使得轉動板4在旋轉時,減小了轉動板4與底座1頂部的摩擦力,使得轉動板4的旋轉更加輕松便捷,底部兩個固定塊3相對的一側均轉動連接有支撐板5,兩個轉動板4相背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柱11,支撐板5靠近轉動板4一側的后端轉動連接于固定柱11的表面,兩個支撐板5之間固定連接有滑動柱6,滑動柱6表面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套10,滑動柱6的兩端均貫穿至5的外側,底座1內腔的底部貫穿設置有氣缸7,氣缸7的輸出端與滑動柱6固定連接,底座1內腔的底部開設有與氣缸7相適配的矩形通孔8,底座1的內腔設置有滑動機構9,滑動機構9包括U形滑板91,底座1內腔底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導向軌92,U形滑板91底部的兩側均開設有與導向軌92相適配的導向滑槽93,U形滑板91內腔的兩側均開設有與滑動柱6相適配的限位滑槽94,通過滑動機構9的設置,其中導向軌92和導向滑槽93的配合使用,對U形滑板91起到了限位的作用,提高了U形滑板91在運動時的穩(wěn)定性,限位滑槽94的設置,對滑動柱6起到了導向的作用,提高了滑動柱6在上下滑動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輸送板2頂部的前側設置有機頭14。
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使用時,使用者通過開啟氣缸7,氣缸7向上推動滑動柱6,滑動柱6在限位滑槽94的內腔中向上滑動,在此過程中,滑動柱6帶動支撐板5的后端向上運動,此時支撐板5對轉動板4的前半部分起到向上和向前側的作用力,使得支撐板5通過固定柱11帶動轉動板4的底端向前側運動,繼而使得轉動板4的頂端將輸送板2的前側升起;
在氣缸7推動的過程中,滑動柱6向前上方運動,繼而帶動U形滑板91在底座1的內腔中向前滑動;
通過以上步驟的操作,即可達到輸送角度可調和便于角度調節(jié)的目的。
綜上所述:該刮板輸送機的機頭輔助推移裝置,通過氣缸7的驅動,在轉動板4和支撐板5的配合配合使用下,將輸送板2的前側頂起,繼而實現(xiàn)對機頭14的推移,改變輸送板2與地面的傾斜角度,即可達到輸送角度可調和便于角度調節(jié)的目的,該刮板輸送機的機頭輔助推移裝置,解決了現(xiàn)有的刮板輸送機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在使用前借助其他輔助工具對傾斜角度進行調節(jié),且在掛板輸送機使用的過程中,無法對傾斜角度進行調節(jié)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qū)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聲明:
“刮板輸送機的機頭輔助推移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