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蝸殼,包括前蓋板(11)、后蓋板(12)以及設置在前蓋板(11)和后蓋板(12)之間的環(huán)壁(13),所述前蓋板(11)、后蓋板(12)和環(huán)壁(13)共同圍成有出風口(14),所述環(huán)壁(13)上形成有蝸舌(15),所述蝸殼的前蓋板(11)上開設有第一進風口(111),所述后蓋板(12)上開設有第二進風口(121),從而構成雙進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口(14)處設置有前隔片(161)和后隔片(162),所述前隔片(161)靠近前蓋板(11),所述前隔片(161)的一端靠近蝸舌(15)而另一端遠離蝸舌(15),所述后隔片(162)靠近后蓋板(12),所述后隔片(162)的一端靠近蝸舌(15)而另一端遠離蝸舌(15);所述前隔片(161)和后隔片(162)將蝸殼沿軸向劃分為三個區(qū)域,分別為位于前蓋板(11)和前隔片(161)之間的第一區(qū)域(Q1),位于前隔片(161)和后隔片(162)之間的第二區(qū)域(Q2),以及位于后隔片(162)和后蓋板(12)之間的第三區(qū)域(Q3);所述第一區(qū)域(Q1)和第三區(qū)域(Q3)內(nèi)均設置有用于減小相應區(qū)域過流面積的結構件(17)。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殼,其特征在于:每個結構件(17)為能調(diào)節(jié)在相應區(qū)域所占比例的活動部件,從而能分別調(diào)節(jié)第一區(qū)域(Q1)和第三區(qū)域(Q3)的過流面積。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蝸殼,其特征在于:每個結構件(17)包括固定板(171)和能夠在靠近蝸舌(15)或向遠離蝸舌(15)的方向平移的第一活動板(172),所述固定板(171)包括朝向蝸舌(15)一側(cè)的第一板件(1711)和由第一板件(1711)的下端向遠離蝸舌(15)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板件(1712),所述第一板件(1711)與蝸舌(15)的形狀適配,所述第一活動板(172)的部分與第二板件(1712)滑動連接并且至少部分交錯、另一部分則在遠離第二板件(1712)的一端向上彎折而縱向延伸。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蝸殼,其特征在于:每個結構件(17)還包括第二活動板(173),在第一板件(1711)的上端向遠離蝸舌(15)的方向也延伸有第二板件(1712),所述第二活動板(173)的部分與上方的第二板件(1712)滑動連接、另一部分則在遠離第二板件(1712)的一端向下彎折而縱向延伸,所述第一活動板(172)向上彎折的部分與第二活動板(173)向下彎折的部分滑動連接并且至少部分交錯,使得第一活動板(172)和第二活動板(173)同步地在靠近蝸舌(15)或向遠離蝸舌(15)的方向平移、并且能相對升降。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蝸殼,其特征在于:每個結構件(17)還包括用于驅(qū)動第二活動板(173)在靠近蝸舌(15)或向遠離蝸舌(15)的方向平移的驅(qū)動機構174。
6.根據(jù)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蝸殼,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隔片(161)和前蓋板(11)之前的距離、后隔片(162)與后蓋板(12)之間的距離均為蝸殼寬度的1/6。
7.一種離心風機,其特征在于:應用有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蝸殼,所述蝸殼內(nèi)設置有葉輪(2),所述葉輪(2)包括前圈(21)、后圈(22)、位于前圈(21)和后圈(22)之間的中盤(23)以及設置在前圈(21)和后圈(22)之間的葉片(24)。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離心風機,其特征在于:當結構件(17)具有固定板(171)和第一活動板(172)時,所述第一活動板(172)與相應第二板件(1712)構成的形狀保持與葉輪(2)的外周相應位置的形狀適配,所述第一活動板(172)與第二板件(1712)滑動連接的部分與葉輪(2)之間的間隙保持與蝸舌間隙相當。
9.一種吸油煙機,其特征在于:應用有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離心風機。
10.一種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吸油煙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當吸油煙機處于第一檔位時,所述結構件(17)在第一區(qū)域(Q1)和第二區(qū)域(Q2)內(nèi)所占比例增大,從而減少前蓋板(11)和后蓋板(12)附近的過流面積;
當油煙機處于第二檔位時,所述結構件(17)在第一區(qū)域(Q1)和第二區(qū)域(Q2)內(nèi)所占比例減小,從而增加前蓋板(11)和后蓋板(12)附近的過流面積。
說明書: 一種蝸殼、應用有該蝸殼的離心風機和吸油煙機技術領域[0001] 本發(fā)明涉及動力系統(tǒng),尤其是一種蝸殼,應用有該蝸殼的離心風機,以及應用有該離心風機的吸油煙機。
背景技術[0002] 多翼離心風機具有高壓力,低噪音等特點,因此目前社會普遍用多翼離心風機系統(tǒng)作為動力源,利用高速旋轉(zhuǎn)的葉輪在蝸殼中完成做功和過濾兩個功能。如常用于吸油煙
機中,通過安裝在吸油煙機內(nèi)部的多翼離心風機吸排油煙,多翼離心風機包括蝸殼、安裝在
蝸殼中葉輪及帶動葉輪轉(zhuǎn)動的電機,當葉輪旋轉(zhuǎn)時,在風機中心產(chǎn)生負壓吸力,將吸油煙機
下方的油煙吸入風機,經(jīng)過風機加速后被蝸殼收集、引導排出室外。
[0003] 一般吸油煙機用的多翼離心風機,其蝸殼前后蓋板為平面設計。如申請?zhí)枮?01810569164.4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雙進風離心風機,包括蝸殼和雙進風葉輪,蝸殼包
括前蓋板、后蓋板和蝸殼圍板,前蓋板和后蓋板上均設有進風口,蝸殼圍板上連接有出風通
道,出風通道與蝸殼圍板之間的拐角處設有蝸舌。
[0004] 多翼離心風機因為進氣方式的缺陷(軸向進氣,徑向排氣),其蝸殼前后蓋板與中盤的流動速度并不均勻,前后蓋板附近的流動速度較低,在蝸舌處容易形成回渦。而上述這
種平面的蓋板,難以改善前后盤的流動不均勻性。
發(fā)明內(nèi)容[0005]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蝸殼,可以有效減小前后蓋板附近的過流面積,降低因流速差帶來的氣動損失。
[0006]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應用有上述蝸殼的離心風機。[0007]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第三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應用有上述離心風機的吸油煙機。[0008]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第三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上述吸油煙機的控制方法。[0009]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第一個技術方案為:一種蝸殼,包括前蓋板、后蓋板以及設置在前蓋板和后蓋板之間的環(huán)壁,所述前蓋板、后蓋板和環(huán)壁共同圍成有出風
口,所述環(huán)壁上形成有蝸舌,所述蝸殼的前蓋板上開設有第一進風口,所述后蓋板上開設有
第二進風口,從而構成雙進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口處設置有前隔片和后隔片,所
述前隔片靠近前蓋板,所述前隔片的一端靠近蝸舌而另一端遠離蝸舌,所述后隔片靠近后
蓋板,所述后隔片的一端靠近蝸舌而另一端遠離蝸舌;所述前隔片和后隔片將蝸殼沿軸向
劃分為三個區(qū)域,分別為位于前蓋板和前隔片之間的第一區(qū)域,位于前隔片和后隔片之間
的第二區(qū)域,以及位于后隔片和后蓋板之間的第三區(qū)域;所述第一區(qū)域和第三區(qū)域內(nèi)均設
置有用于減小相應區(qū)域過流面積的結構件。
[0010] 優(yōu)選的,為適配不同的工況,從而能更有效地降低流動損失,每個結構件為能調(diào)節(jié)在相應區(qū)域所占比例的活動部件,從而能分別調(diào)節(jié)第一區(qū)域和第三區(qū)域的過流面積。
[0011] 優(yōu)選的,通過板件的移動來改變過流面積,每個結構件包括固定板和能夠在靠近蝸舌或向遠離蝸舌的方向平移的第一活動板,所述固定板包括朝向蝸舌一側(cè)的第一板件和
由第一板件的下端向遠離蝸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與蝸舌的形狀適配,
所述第一活動板的部分與第二板件滑動連接并且至少部分交錯、另一部分則在遠離第二板
件的一端向上彎折而縱向延伸。
[0012] 進一步地,為使得第一活動板的動作更為穩(wěn)定,每個結構件還包括第二活動板,在第一板件的上端向遠離蝸舌的方向也延伸有第二板件,所述第二活動板的部分與上方的第
二板件滑動連接、另一部分則在遠離第二板件的一端向下彎折而縱向延伸,所述第一活動
板向上彎折的部分與第二活動板向下彎折的部分滑動連接并且至少部分交錯,使得第一活
動板和第二活動板同步地在靠近蝸舌或向遠離蝸舌的方向平移、并且能相對升降。
[0013] 進一步地,為便于自動調(diào)節(jié)結構件比例,每個結構件還包括用于驅(qū)動第二活動板在靠近蝸舌或向遠離蝸舌的方向平移的驅(qū)動機構。
[0014] 所述前隔片和前蓋板之前的距離、后隔片與后蓋板之間的距離均為蝸殼寬度的1/6。距離過小無法達到減小渦流的效果,距離過大,會造成出風口面積減小,影響出風口流
量。
[0015]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第二個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離心風機,其特征在于:應用有如上所述的蝸殼,所述蝸殼內(nèi)設置有葉輪,所述葉輪包括前圈、后圈、位于前圈和
后圈之間的中盤以及設置在前圈和后圈之間的葉片。
[0016] 為使得結構件能夠?qū)娜~輪而來的氣流導向出風口,避免氣流沖擊活動板和固定板而紊亂,當結構件具有固定板和第一活動板時,所述第一活動板與相應第二板件構成的
形狀保持與葉輪的外周相應位置的形狀適配,所述第一活動板與第二板件滑動連接的部分
與葉輪之間的間隙保持與蝸舌間隙相當。
[0017]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第三個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吸油煙機,其特征在于:應用有如上所述的離心風機。
[0018]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第四個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如上所述的吸油煙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9] 當吸油煙機處于第一檔位時,所述結構件在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內(nèi)所占比例增大,從而減少前蓋板和后蓋板附近的過流面積;
[0020] 當油煙機處于第二檔位時,所述結構件在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內(nèi)所占比例減小,從而增加前蓋板和后蓋板附近的過流面積。
[0021]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通過在前蓋板和后蓋板附近設置結構件,能夠通過占據(jù)一定的流道來改變流道內(nèi)的過流面積,從而可以增加前蓋板和后蓋板處的流動
速度,降低雙進風中,中盤蝸舌附近因流速差帶來的氣動損失,可以針對蝸殼前后蓋板以及
中盤處的流動狀態(tài),分別設計蝸舌型線(第一活動板的平移,改變了與固定板之間共同構成
的弧形,相當于改變了相應位置的蝸舌型線),更加適應于各自所在區(qū)域的流動特性;不同
檔位下,蝸殼前后蓋板的流動狀態(tài)也各不相同,控制不同檔位下采用更加適配的進出口蝸
舌參數(shù),優(yōu)化蝸殼出風口的流動狀態(tài)。
附圖說明[0022]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離心風機的示意圖;[0023]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離心風機隱藏前蓋板和法蘭的示意圖;[0024]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離心風機隱藏后蓋板的示意圖;[0025]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離心風機的剖視圖;[0026]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離心風機低檔位的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隱藏前蓋板);[0027]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離心風機高檔位的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隱藏前蓋板)。具體實施方式[0028]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
[0029]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nèi)”、“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由于本發(fā)明所公開的實施例可以按照不同
的方向設置,所以這些表示方向的術語只是作為說明而不應視作為限制,比如“上”、“下”并
不一定被限定為與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
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
[0030] 參見圖1~圖4,一種離心風機,包括蝸殼1、設置在蝸殼1內(nèi)的葉輪2以及用于驅(qū)動葉輪2轉(zhuǎn)動的電機3。
[0031] 蝸殼1包括前蓋板11、后蓋板12以及設置在前蓋板11和后蓋板12之間的環(huán)壁13,前蓋板11上開設有第一進風口111,上述前蓋板11、后蓋板12和環(huán)壁13共同圍成有蝸殼1的出
風口14,環(huán)壁13上形成有蝸舌15,出風口14處設置有法蘭18,用于與外部的安裝基礎(如用
于吸油煙機時,用于與風機架)固定。下述方位以蝸殼1放置成出風口14朝上時狀態(tài)進行限
定。
[0032] 葉輪2包括前圈21、后圈22、位于前圈21和后圈22之間的中盤23以及設置在前圈21和后圈22之間的葉片24。蝸殼1的后蓋板12上開設有第二進風口121,從而構成雙進風結構。
[0033] 出風口14處設置有前隔片161和后隔片162,前隔片161靠近前蓋板11,前隔片161在出風口14處相對的兩側(cè)的之間延伸,其一端靠近蝸舌15,另一端遠離蝸舌15;后隔片162
靠近后蓋板12,后隔片162在出風口14處相對的兩側(cè)的之間延伸,其一端靠近蝸舌15,另一
端遠離蝸舌15。前隔片161和后隔片162優(yōu)選的互相平行,并且前隔片161和后隔片162均與
葉輪2之間具有一定間隙。
[0034] 通過設置前隔片161和后隔片162,由此可將蝸殼1沿軸向劃分為三個區(qū)域,即位于前蓋板11和前隔片161之間的第一區(qū)域Q1,位于前隔片161和后隔片162之間的第二區(qū)域Q2,
以及位于后隔片162和后蓋板12之間的第三區(qū)域Q3。
[0035] 前隔片161和前蓋板11之前的距離、后隔片162與后蓋板12之間的距離均優(yōu)選的可以為蝸殼1寬度(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即前蓋板11和后蓋板12之間的距離)的1/6,本實施例
中,蝸殼1的寬度為180mm,前隔片161和前蓋板11之間的距離為30mm,后隔片162和后蓋板12
之間的距離為30mm。距離過小無法達到減小渦流的效果,距離過大,會造成出風口14面積減
小,影響出風口14流量。
[0036] 蝸殼1還包括有兩個用于減少過流面積的結構件17,其中一個設置在前蓋板11和前隔片161之間的第一區(qū)域Q1內(nèi),另一個設置在后蓋板12和后隔片162之間的第三區(qū)域Q3
內(nèi)。兩個結構件17均靠近蝸舌15設置。結構件17可以為固定件。
[0037] 而在本實施例中,為便于根據(jù)實際工況調(diào)節(jié)過流面積,從而更好地減少流動損失,結構件17為活動部件,可調(diào)節(jié)在相應區(qū)域內(nèi)的所占比例。每個結構件17包括固定板171、第
二活動板173、第一活動板172和驅(qū)動機構174。固定板171呈大致的U字型,遠離蝸舌15的一
側(cè)開口,固定板171包括朝向蝸舌15一側(cè)的第一板件1711和由第一板件1711的上下兩端分
別向遠離蝸舌15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板件1712,第一板件1711與蝸舌15的形狀適配。第二活
動板173呈大致的L形,其部分與上方的第二板件1712一樣橫向延伸并且與第二板件1712滑
動連接,另一部分則在遠離第二板件1712的一端向下彎折而縱向延伸。第一活動板172呈大
致的字型,其部分與第二活動板172向下彎折的部分一樣縱向延伸,另一部分則與下方的
第二板件1712一樣橫向延伸并且與第二板件1712滑動連接并且至少部分交錯。第二活動板
173和第一活動板172在縱向延伸的部分滑動連接并且至少部分交錯。第一活動板172與第
二板件1712構成的形狀與葉輪2的外周相應位置的形狀適配,即共同構成的形狀為弧形。
[0038] 驅(qū)動機構174為直線驅(qū)動模組,在本實施例中,為電動推桿,其輸出端與第二活動板173連接,從而可驅(qū)動第二活動板173或第一活動板172在橫向上滑動,進而靠近或遠離蝸
舌15。由于第一活動板172在平移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升降,因此,將驅(qū)動機構174與第二活
動板173連接,當驅(qū)動機構174驅(qū)動第二活動板173平移時,可帶動第一活動板172同步的平
移,在此過程中,第一活動板172同時升降。由此,第一活動板172與第二板件1712滑動連接
的部分在平移的過程中,其與葉輪2之間的間隙能夠始終保持與蝸舌間隙(蝸舌15與葉輪2
之間的距離)相當,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的均為13.5mm,間隙過小,噪音會變大;間隙過大,泄露
損失增加,造成流量減小。
[0039] 結構件17還可以包括電動盒175,用于控制驅(qū)動機構174,電控盒175可以與相應位置的前隔片161或后隔片162固定。
[0040] 參見圖5,當吸油煙機處于第一檔位時,電動推桿的輸出端向左移(第二活動板173和第一活動板172向遠離蝸舌15的方向平移),減少前蓋板11和后蓋板12附近的過流面積,
弱化出風口14在蝸舌15附近的漩渦。
[0041] 參見圖6,當油煙機處于第二檔位時,電動推桿的輸出端向左右移(第二活動板173和第一活動板172向靠近蝸舌15的方向平移),增加前蓋板11和后蓋板12附近的過流面積,
防止阻塞。第二檔位高于第一檔位,第一檔位可以對應吸油煙機的低檔,第二檔位可以對應
吸油煙機的高檔。
聲明:
“蝸殼、應用有該蝸殼的離心風機和吸油煙機”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