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用于膜電極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貼合裝置具有上料工位、下料工位及貼合工位,所述貼合裝置包括:
第一送料機構,用于將片料從所述上料工位輸送至所述下料工位;
第二送料機構,設置于所述第一送料機構的下游,用于將位于所述下料工位的所述片料輸送至走帶途經所述貼合工位的第一料帶上;及定位貼合機構,設置于所述貼合工位,用于對位于所述貼合工位的所述第一料帶及位于所述第一料帶上的所述片料進行定位并加熱,以使所述片料與所述第一料帶相貼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膜電極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貼合機構包括貼合平臺、定位組件及加熱件,所述貼合平臺位于所述貼合工位,所述定位組件及所述加熱件設置于所述貼合平臺,所述定位組件對所述貼合工位的所述第一料帶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料帶上的片料進行定位,所述加熱件用于對所述貼合工位的所述第一料帶和所述第一料帶上的所述片料進行加熱。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膜電極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多個伸縮定位柱,多個伸縮定位柱設置于所述貼合平臺,每一所述伸縮定位柱包括定位狀態(tài)及收回狀態(tài);
當所述伸縮定位柱處于所述定位狀態(tài),所述伸縮定位柱可穿過位于所述貼合工位的所述第一料帶及位于所述第一料帶上的所述片料,以將所述第一料帶和所述第一料帶上的所述片料定位;
當所述伸縮定位柱處于所述收回狀態(tài),所述第一料帶在所述貼合工位可走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膜電極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機構包括至少兩個送料組件,每一所述送料組件沿第一方向縱長延伸,且設置于所述上料工位和所述下料工位,至少兩個所述送料組件沿與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間隔排布,至少兩個所述送料組件用于共同吸附所述上料工位的所述片料并輸送至所述下料工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膜電極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組件為真空皮帶式輸送機。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膜電極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貼合裝置還包括排廢機構,所述排廢機構包括廢料盒及沿與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可往復移動地排廢件,所述廢料盒位于所述送料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側,所述排廢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復移動的過程中可穿過其中兩組相鄰的所述送料組件之間,以將所述送料組件上存在缺陷的所述片料推至所述廢料盒中。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膜電極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料機構包括吸附件,吸附件位于兩組相鄰的所述送料組件之間,所述吸附件可吸取位于所述下料工位的所述片料,并將所述片料輸送至位于所述貼合工位的所述第一料帶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膜電極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料機構還包括安裝座、第一中間件及第二中間件,所述安裝座與所述定位貼合機構分別位于所述送料組件沿第二方向的相對兩側,所述第一中間件沿所述第二方向以及與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四方向和第五方向可往復移動地連接于所述安裝座,所述第二中間件繞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轉動軸線可轉動地連接于所述第一中間件,多個所述吸附件連接于所述第二中間件;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垂直,所述第四方向與所述第五方向呈角度。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膜電極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貼合裝置還包括第一上料機構及裁切機構,所述第一上料機構用于將第二料帶輸送至所述裁切機構,所述裁切機構位于所述上料工位,用于對所述第二料帶進行裁切,以形成所述片料。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膜電極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貼合裝置還包括第二上料機構,所述第二上料機構位于所述定位貼合機構的上游,用于將所述第一料帶輸送至所述貼合工位。
說明書: 用于膜電極的貼合裝置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燃料電池生產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膜電極的貼合裝置。
背景技術[0002] 膜電極組件是燃料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涂布后的質子交換膜、邊框、氣體擴散層,涂布后的質子交換膜夾在兩層邊框之間,然后將兩層氣體擴散層夾在外側,以形成七
層的膜電極組件。
[0003] 目前在進行膜電極組件的生產過程中,首先將卷料裁切成片料,然后通過機械手抓取片料進行堆疊,由于堆疊之前需要將所有的卷料都裁切成片料,生產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xiàn)有的膜電極組件的生產效率較低的問題,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的用于膜電極的貼合裝置。
[0005] 一種用于膜電極的貼合裝置,所述貼合裝置具有上料工位、下料工位及貼合工位,所述貼合裝置包括:
[0006] 第一送料機構,用于將片料從所述上料工位輸送至所述下料工位;[0007] 第二送料機構,設置于所述第一送料機構的下游,用于將位于所述下料工位的所述片料輸送至走帶途經所述貼合工位的第一料帶上;及
[0008] 定位貼合機構,設置于所述貼合工位,用于對位于所述貼合工位的所述第一料帶及位于所述第一料帶上的所述片料進行定位以及并加熱,以使所述片料與所述第一料帶相
貼合。
[0009] 通過設置上述的貼合裝置,第一料帶輸送的過程中經過貼合工位,而片料通過第一送料機構和第二送料機構輸送至貼合工位,并且通過定位貼合機構與第一料帶相貼合。
如此,相較于傳統(tǒng)的膜電極的成型方法,該貼合裝置中只需要將其中一個料帶裁切成片料,
然后將片料與第一料帶相貼合,提高了生產效率。
[0010]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定位貼合機構包括貼合平臺、定位組件及加熱件,所述貼合平臺位于所述貼合工位,所述定位組件及所述加熱件設置于所述貼合平臺,所述定位
組件對所述貼合工位的所述第一料帶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料帶上的片料進行定位,所述加熱
件用于對所述貼合工位的所述第一料帶和所述第一料帶上的所述片料進行加熱。
[0011]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多個伸縮定位柱,多個伸縮定位柱設置于所述貼合平臺,每一所述伸縮定位柱包括定位狀態(tài)及收回狀態(tài);
[0012] 當所述伸縮定位柱處于所述定位狀態(tài),所述伸縮定位柱可穿過位于所述貼合工位的所述第一料帶及位于所述第一料帶上的所述片料,以將所述第一料帶和所述第一料帶上
的所述片料定位;
[0013] 當所述伸縮定位柱處于所述收回狀態(tài),所述第一料帶在所述貼合工位可走帶。[0014]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送料機構包括至少兩個送料組件,每一所述送料組件沿第一方向縱長延伸,且設置于所述上料工位和所述下料工位,至少兩個所述送料組
件沿與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間隔排布,至少兩個所述送料組件用于共同吸附所述
上料工位的所述片料并輸送至所述下料工位。
[0015]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送料組件為真空皮帶式輸送機。[0016]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貼合裝置還包括排廢機構,所述排廢機構包括廢料盒及沿與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可往復移動地排廢件,所述廢料盒位
于所述送料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側,所述排廢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復移動的過程中可
穿過其中兩組相鄰的所述送料組件之間,以將所述送料組件上存在缺陷的所述片料推至所
述廢料盒中。
[0017]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送料機構包括吸附件,吸附件位于兩組相鄰的所述送料組件之間,所述吸附件可吸取位于所述下料工位的所述片料,并將所述片料輸送至
位于所述貼合工位的所述第一料帶上。
[0018]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送料機構還包括安裝座、第一中間件及第二中間件,所述安裝座與所述定位貼合機構分別位于所述送料組件沿第二方向的相對兩側,所述
第一中間件沿所述第二方向以及與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四方向和第五方向可往復移動
地連接于所述安裝座,所述第二中間件繞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轉動軸線可轉動地連接于
所述第一中間件,多個所述吸附件連接于所述第二中間件;
[0019]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垂直,所述第四方向與所述第五方向呈角度。
[0020]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貼合裝置還包括第一上料機構及裁切機構,所述第一上料機構用于將第二料帶輸送至所述裁切機構,所述裁切機構位于所述上料工位,用于對
所述第二料帶進行裁切,以形成所述片料。
[0021]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貼合裝置還包括第二上料機構,所述第二上料機構位于所述定位貼合機構的上游,用于將所述第一料帶輸送至所述貼合工位。
附圖說明[0022]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
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
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3]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用于膜電極的貼合裝置處于走帶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4] 圖2為圖1所示的貼合裝置處于貼合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0025]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
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
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
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26]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
“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
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
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
的限制。
[0027]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
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28]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
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
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
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29]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
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0]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
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
的”、“上”、“下”、“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
方式。
[0031]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此對現(xiàn)有的膜電極成型方法進行說明:現(xiàn)有的膜電極成型方法是將兩卷料帶裁切成片料300,然后通過機械手抓取對應的片料300
相互貼合,由于兩卷料帶均需要進行裁切,然后在進行相互貼合,效率較低。
[0032]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用于膜電極的貼合裝置100,具有上料工位101、下料工位102及貼合工位103,上料工位101和下料工位102沿第一方向間隔排
布。該貼合裝置包括第一送料機構21、第二送料機構22及定位貼合機構30。
[0033] 第一送料機構21用于將片料300從上料工位101輸送至下料工位102,第二送料機構22設置于第一送料機構21的下游,用于將位于下料工位102的片料300輸送至走帶途經貼
合工位103的第一料帶200上。
[0034] 定位貼合機構30設置于貼合工位103,用于對位于貼合工位103的第一料帶200及位于第一料帶200上的片料300進行定位以及加熱,以使片料300與第一料帶200相貼合。
[0035] 其中,第一方向為圖1所示的左右方向。[0036] 通過設置上述的貼合裝置,第一料帶200輸送的過程中經過貼合工位103,而片料300通過第一送料機構21和第二送料機構22輸送至貼合工位103,并且通過定位貼合機構30
與第一料帶200相貼合。如此,相較于傳統(tǒng)的膜電極的成型方法,該貼合裝置中只需要將其
中一個料帶裁切成片料300,然后將片料300與第一料帶200相貼合,提高了生產效率。
[0037] 需要進行說明的是,由于膜電極組件為七層膜電極,而其在生產過程中會形成五層膜電極,即依次層疊的上邊框、涂布層、質子交換膜、涂布層及下邊框,該貼合裝置用于使
得上邊框或下邊框與具有涂布層或者貼合了其中一個邊框的質子交換膜初步貼合,后續(xù)可
經過輥壓裝置將上邊框或下邊框與具有涂布層的質子交換膜輥壓貼合。也就是說,第一料
帶200為具有涂布層的質子交換膜,片料300為上邊框或下邊框。
[0038] 此外,由于上邊框或下邊框與具有涂布層的質子交換膜之間的貼合時,上邊框或下邊框需要對應涂布層的所在位置進行貼合,因此需要對第一料帶200和片料300均進行定
位,以確保貼合位置的準確。
[0039] 在一些實施例中,貼合裝置還包括第一上料機構11及裁切機構40,第一上料機構11用于將第二料帶400輸送至裁切機構40,裁切機構40位于上料工位101,用于對第二料帶
400進行裁切處理,以形成片料300。
[0040]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上料機構11包括第一放卷件112及主驅組件114,第一放卷件112位于裁切機構40上游,用于釋放第二料帶400,主驅組件114位于第一放卷件112和裁
切機構40之間,用于提供引導料帶從第一放卷件112朝裁切機構40輸出的引導力。
[0041] 進一步地,主驅組件114包括放卷驅動件、驅動輥1142及對輥1144,放卷驅動件與驅動輥1142傳動連接,以驅動驅動輥1142轉動,驅動輥1142與對輥1144相互平行,且兩者之
間的距離小于第二料帶400的厚度,第二料帶400位于驅動輥1142和對輥1144之間,驅動件
動作時,驅動輥1142轉動,帶動對輥1144轉動以及第二料帶400朝裁切機構40輸送。
[0042] 具體地,放卷驅動件為伺服電機。[0043] 在一些實施例中,裁切機構40包括裁切驅動件、切刀41及輸送平臺42,裁切驅動件與切刀41固定連接,以驅動切刀41沿與第二料帶400表面垂直的第二方向往復移動,從而在
往復移動地過程中切斷第二料帶400,形成上述的片料300,輸送平臺42位于上料工位101,
且位于切刀41沿第一方向遠離第一上料機構11的一側,用于接收片料300,第一送料機構21
用于將位于上料工位101的輸送平臺42上的片料300輸送至下料工位102。
[0044]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料帶400從第一上料機構11輸送過來,第二料帶400的前端移動至輸送平臺42后,切刀41將第二料帶400的前端切斷后,前端成為片料300,且位于輸
送平臺42上,第一送料機構21將該片料300運走,第二料帶400繼續(xù)輸送,重復步驟,生成新
的片料300。
[0045] 同時需要說明的是,第二方向與第二料帶400垂直,即第二方向也與第一方向垂直,第二方向為圖1所示的上下方向,且為實際使用時的豎直方向。
[0046] 具體地,裁切驅動件可以是電機與凸輪配合的結構,或者是電缸、氣缸等驅動結構,在此不做贅述。
[0047]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送料機構21包括至少兩個送料組件,每一送料組件沿第一方向縱長延伸,且設置于上料工位101和下料工位102,至少兩個送料組件沿與第一方向垂
直的第三方向間隔排布,至少兩個送料組件用于共同吸附上料工位101的片料300并輸送至
下料工位102。
[0048] 其中,第三方向為圖1所示的前后方向,也就是垂直于圖1紙面的方向,即第三方向與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均垂直。
[0049] 可以理解的是,片料300在第三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寬度,每一送料組件沿第三方向上的寬度比片料300在第三方向的寬度小,為了避免送料組件運輸片料300的過程中片料
300脫離送料組件,同時確保片料300輸送過程中的平整性,故設置至少兩個送料組件,相互
配合共同吸附抓取片料300。
[0050] 實際應用中,送料組件為真空皮帶式輸送機,每一真空皮帶式輸送機均沿第一方向縱長延伸,且設置于上料工位101和下料工位102。
[0051]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每一送料組件包括獨立的第一送料單元和第二送料單元,第一送料單元和第二送料單元沿第一方向間隔布設,至少兩個第一送料單元用于共同吸附上
料工位101的片料300并輸送至第二送料單元,至少兩個第二送料單元用于共同吸附片料
300并輸送至下料工位102。
[0052] 如此,第一送料單元和第二送料單元可單獨控制,片料300輸送至下料工位102后,需要將通過第二送料機構22將片料300輸送至貼合工位103,此時對第二送料單元進行停
機,使得片料300脫離第二送料單元的吸附,轉移到第二送料機構22上。
[0053] 進一步地,第一送料機構21包括四個送料組件,即包括四個沿第三方向間隔排布的第一送料單元及四個沿第三方向間隔排布的第二送料單元。具體地,第一送料單元和第
二送料單元均為真空皮帶式輸送機,且沿第三方向均勻間隔排布。
[0054]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兩組實施例中,區(qū)別在于每一送料組件為一個或兩個真空皮帶式輸送機,優(yōu)選為每一送料組件為一個真空皮帶式輸送機。
[0055] 在一些實施例中,貼合裝置還包括排廢機構50,排廢機構50包括廢料盒51及沿與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可往復移動地排廢件52,廢料盒51位于送料組件沿第
二方向的一側,排廢件52沿第二方向往復移動的過程中可穿過其中兩組相鄰的送料組件之
間,以將送料組件上存在缺陷的片料300推至廢料盒51中。
[0056] 如此,將第一送料機構21設置成至少兩個沿第三方向間隔排布的送料組件,至少兩個送料組件相互配合將片料300吸附住,而在吸附的片料300存在缺陷時,排廢件52可以
伸出穿過相鄰的送料組件之間,將吸附的片料300推至廢料盒51中。
[0057] 進一步地,排廢機構50還包括檢測器,檢測器用于檢測片料300,以判斷片料300是否存在缺陷。需要進行說明的是,對于存在缺陷的片料300,可以是在前的檢測系統(tǒng)檢測到
第二料帶400上某處存在缺陷,然后在對應的位置打上標記,檢測器則用于檢測片料300上
是否存在該標記,存在標記則為存在缺陷的片料300,然后排廢件52動作,將該片料300推至
廢料盒51中。
[0058] 實際應用中,排廢機構50還包括排廢驅動件,廢料盒51和排廢驅動件位于第一送料機構21沿第二方向的相對兩側,且廢料盒51位于第一送料機構21的下方,廢料盒51對應
送料組件設置,排廢驅動件與排廢件52傳動連接,以驅動排廢件52沿第二方向往復移動。
[0059] 可以理解的是,排廢件52不具備吸附片料300的能力,由于廢料盒51位于送料組件的下方,排廢件52向下移動的過程中,將片料300推離送料組件的吸附后,片料300會自動掉
落到廢料盒51中。
[0060] 具體地,廢料驅動件為氣缸或電缸等,排廢件52包括三個,每一排廢件52設置于相鄰的兩個送料組件之間,且均與排廢驅動件傳動連接,三個排廢刀同時動作,以方便快速地
將存在缺陷的片料300推至廢料盒51中。
[0061] 同時需要說明的是,對于存在缺陷的片料300,在排廢件52將其推至廢料盒51中時,無需考慮對該片料300的損壞,因此無需對送料組件進行停機處理。
[0062]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送料機構22包括吸附件222位于兩組相鄰的送料組件之間,吸附件222可吸取下料工位102的片料300,并將片料300輸送至位于貼合工位103的第一料
帶200上。
[0063] 實際應用中,吸附件222包括三個,每一吸附件222位于相鄰的兩個送料組件之間。[0064] 需要進行說明的是,當送料組件的數量為兩個時,兩個送料組件之間設置有一個吸附件222,兩個送料組件分別吸附在片料300沿第三方向的相對兩端,而吸附件222具有吸
附片料300的吸附平面,該吸附平面的面積應在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的大,以確保吸附強度
并且確保吸附件222吸取片料300是片料300的平整性。
[0065] 此外,當送料組件的數量為三個及三個以上時,單獨的一個吸附件222無法確保吸附強度,且在吸取片料300之后也無法確保片料300能夠盡可能的平整,故設置多個吸附件
222,且多個吸附件222沿第三方向間隔排布,從而確保吸附強度,避免將片料300輸送至貼
合工位103的第一料帶200上時片料300脫落,并且盡可能的確保片料300輸送過程中的平整
性,方便片料300與第一料帶200貼合。
[0066] 在一些實施例中,吸附件222沿第二方向可同步往復移動,且吸附件222沿第二方向往復移動地過程中可吸取下料工位102的片料300,并將片料300輸送至位于貼合工位103
的第一料帶200上。
[0067] 在該過程中,吸附件222的吸附平面吸取片料30后,送料組件停機,片料300脫離送料組件,轉移到吸附件222的吸附平面上,接下來隨吸附件222沿第二方向移動至貼合工位
103。
[0068]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送料機構22還包括安裝座224、第一中間件及第二中間件,安裝座224與定位貼合機構30分別位于送料組件沿第二方向的相對兩側,第一中間件沿第
二方向以及與第二方向垂直的第四方向和第五方向可往復移動地連接于安裝座224,第二
中間件繞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轉動軸線可轉動地連接于第一中間件,吸附件222連接于第二
中間件。其中,第四方向與第五方向呈角度。
[0069] 需要進行說明的是,第一中間件可以是通過多個驅動機構連接在安裝座224上,第二中間件通過對應的驅動件連接在第一中間件上。例如,通過第一線性模組、第二線性模組
及氣缸(或電缸),第一線性模組與第二線性模組傳動連接,用于驅動第二線性模組沿第四
方向往復移動,第二線性模組與氣缸(或電缸)傳動連接,用于驅動氣缸(或電缸)沿第五方
向往復移動,而氣缸(或電缸)與第一中間件傳動連接,以驅動中間件沿第二方向往復移動。
第二中間件通過伺服電機連接于第一中間件上,以繞轉動軸線可轉動。
[0070] 此外,第四方向和第五方向為與第三方向垂直的方向,優(yōu)選為第四方向與第五方向垂直。
[0071] 進一步地,安裝座224和定位貼合機構30均對應送料組件,且安裝座224位于送料組件的上方,定位貼合機構30位于送料組件的下方。由此可知,下料工位102和貼合工位103
是沿第二方向間隔排布的。
[0072] 在一些實施例中,貼合裝置還包括視覺檢測機構,視覺檢測機構用于檢測片料300的位置信息,第二送料機構22用于根據視覺檢測機構檢測的位置信息動作。實際應用中,視
覺檢測機構包括兩臺或兩臺以上高分辨率相機以及配套的光源,通過高分辨率相機對片料
300的至少兩個尖角處進行拍照,從而確定片料300的位置姿態(tài)。
[0073] 可以理解的是,吸附件222將片料300吸附后,是以固定的路線及角度將片料300輸送至貼合工位103,而片料300經第一送料機構21輸送至下料工位102時,雖然片料300均保
持水平,但是不同片料300的角度存在區(qū)別。
[0074] 因此通過視覺檢測機構檢測片料300的位置信息,吸附件222隨第一中間件和/或第二中間件在水平方向上可進行調整,以使得吸附件222每次均吸附在片料300上固定的位
置。例如,當某一片料300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存在偏移時,吸附件222隨第一中間件和/或第
二中間件在水平方向上可進行調整,以使得吸附件222吸附在該片料300上對應的位置,然
后吸附件222在水平方向上恢復到初始時的位置,接下來沿第二方向移動到貼合工位103,
即吸附件222以固定路線及角度輸送片料300,可以確保片料300準確的輸送至第一料帶200
上對應的位置。
[0075] 在一些實施例中,定位貼合機構30包括貼合平臺31、定位組件及加熱件,貼合平臺31位于貼合工位103,定位組件及加熱件設置于貼合平臺31,定位組件對貼合工位103的第
一料帶200以及位于第一料帶200上的片料300進行定位,加熱件用于對貼合工位103的第一
料帶200和第一料帶200上的片料300進行加熱。
[0076] 需要解釋的是,第一料帶200經過貼合工位103,為了確保第一料帶200的正常輸送,第一料帶200輸送過程中與貼合平臺31不接觸,而為了確保加熱件對第一料帶200和片
料300加熱時第一料帶200和片料300之間的貼合緊密,可以通過吸附件222抵壓在片料300
上和第一料帶200上,將片料300和第一料帶200抵壓至貼合平臺31上,然后進行加熱。
[0077] 當然,也可以是貼合平臺31受驅動機構驅動沿第二方向可往復移動,貼合平臺31上升至與第一料帶200貼合,以支撐第一料帶200,然后吸附件222帶動片料300下壓至第一
料帶200上,實現(xiàn)兩者的貼合,接下來通過加熱架加熱即可。
[0078] 進一步地,定位組件包括多個伸縮定位柱32,多個伸縮定位柱32設置于貼合平臺31,且每一伸縮定位柱32均包括定位狀態(tài)及收回狀態(tài)。
[0079] 當伸縮定位柱32處于定位狀態(tài),伸縮定位柱32可穿過位于貼合工位103的第一料帶200及位于第一料帶200上的片料300,以將第一料帶200和第一料帶200上的片料300定
位;當伸縮定位柱32處于收回狀態(tài),第一料帶200在貼合工位103可走帶。
[0080] 如此,當第一料帶200輸送至貼合工位103時,將伸縮定位柱32從收回狀態(tài)轉換到定位狀態(tài),使得伸縮定位柱32穿過第一料帶200上的開孔,同時吸附件222吸附片料300并帶
動料片朝下移動的過程中,片料300上的開孔也穿過伸縮定位柱32,從而實現(xiàn)第一料帶200
和片料300的定位,而且確保片料300與第一料帶200上具有涂布層的位置對應;完成貼合并
且加熱之后,伸縮定位柱32轉換到收回狀態(tài),第一料帶200走帶繼續(xù)輸送至下一工位。
[0081] 同時可以理解的是,貼合裝置包括貼合狀態(tài)和走帶狀態(tài),如圖2所示,當貼合裝置處于貼合狀態(tài),第一料帶200停止輸送,伸縮定位柱32處于定位狀態(tài),貼合定位機構30對第
一料帶200和片料300進行定位和加熱貼合處理;如圖1所示,當伸縮定位柱32處于走帶狀
態(tài),伸縮定位柱32處于收回狀態(tài),第一料帶200可走帶繼續(xù)朝下一工位輸送。
[0082] 實際應用中,定位貼合機構30還包括伸縮驅動件,伸縮驅動件設置于所述貼合平臺31,且與伸縮定位柱32傳動連接,用于驅動伸縮定位柱32沿第二方向往復移動,從而使得
伸縮定位柱32沿第二方向往復移動的過程中穿過第一料帶200上的開孔。具體地,伸縮驅動
件為氣缸或電缸。
[0083]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當貼合平臺31沿第二方向往復移動地過程中,伸縮定位柱32可以固定連接于貼合平臺31,以隨貼合平臺31沿第二方向往復移動,且在移動過程中,多個
伸縮定位件可穿過第一料帶200上對應的開孔以及片料300上對應的開孔,或者第一料帶
200與貼合平臺31接觸后多個伸縮定位件伸出并穿過第一料帶200上對應的開孔以及片料
300上對應的開孔。
[0084] 在一些實施例中,貼合裝置還包括第二上料機構12,第二上料機構12位于定位貼合機構30的上游,用于將第一料帶200輸送至貼合工位103。
[0085] 進一步地,第二上料機構12包括第二放卷件122及過輥114,第二放卷件122用于釋放第一料帶200,過輥114位于第二放卷件122與定位貼合機構30之間,用于對第二料帶400
的輸送進行導向,以使的第一料帶200經過貼合工位103。
[0086] 需要進行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料帶200經過貼合工位103時,第一料帶200是沿第一方向輸送的,而在另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料帶200也可以是沿其他方向輸送,只
需要確保第一料帶200水平輸送即可。
[0087] 在一些實施例中,貼合裝置還包括糾偏機構,糾偏機構用于對第一料帶200及第二料帶400的輸送進行糾偏處理。
[0088] 在一些實施例中,貼合裝置還包括張力控制機構,張力控制機構用于確保第一料帶200輸送過程中具有穩(wěn)定且正常的張力。
[0089] 在一些實施例中,貼合裝置還包括除塵機構,除塵機構用于對第二料帶400裁切后形成的片料300進行除塵處理。
[0090]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
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0091]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
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聲明:
“用于膜電極的貼合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