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軋機輥潤滑劑噴射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升降機構(3)、噴射件(7)和輸液泵(14),所述底板(1)的底端的四角處均安裝有剎車滾輪,所述底板(1)的頂端的四角處均固定有支柱(4),四組所述支柱(4)的頂端均與支板連接,所述底板(1)的頂端固定有升降機構(3)和儲液箱(13),所述升降機構(3)的頂端與頂板(10)連接;
所述儲液箱(13)的頂端固定有過濾件(12)和輸液泵(14),所述輸液泵(14)的進液管延伸至儲液箱(13)內,所述輸液泵(14)的出液管與三通管連接,三通管與兩組軟管(11)連接,兩組所述軟管(11)遠離三通管的端部分別與兩組導管(6)連接,兩組所述導管(6)遠離軟管(11)的端部分別貫穿兩組調節(jié)件(8)和兩組支撐件(5)并分別與兩組噴射件(7)連接,兩組所述調節(jié)件(8)均固定在導軌(9)上,所述導軌(9)固定在頂板(10)的頂端;
所述調節(jié)件(8)包括凸塊(80)、緊固螺栓(82)和滑塊(83),所述滑塊(83)內構造有與導軌(9)適配的通槽以及供導管(6)穿過的通孔,所述滑塊(83)的頂端開設有與緊固螺栓(82)適配的螺孔,所述緊固螺栓(82)的底端與導管(6)相抵,所述滑塊(83)的側壁一體成型有凸塊(80),所述凸塊(80)內開設有與限位螺栓(81)適配的螺孔,所述限位螺栓(81)的底端與導軌(9)相抵,所述升降機構(3)包括液壓缸(2)、豎桿(40)和套筒,兩組所述液壓缸(2)的活塞桿均貫穿支板,兩組所述液壓缸(2)的活塞桿分別通過兩組螺栓與固定在頂板(10)的底端的兩組套筒連接,所述頂板(10)的底端的四角處均固定有豎桿(40),四組所述豎桿(40)的底端均貫穿支板,所述支撐件(5)包括護套(50)、活動塊(51)和萬向球(52),所述活動塊(51)內開設有通孔,通孔內設置有護套(50),所述活動塊(51)的底端固定有萬向球(52),所述頂板(10)的頂端開設有供萬向球(52)滑動的滑槽,所述噴射件(7)包括豎管(70)、兩端封閉的橫管(71)和噴頭(72),所述豎管(70)的底端固定有橫管(71),所述豎管(70)的外壁開設有外螺紋,兩組所述導管(6)的底端均開設有與豎管(70)外壁的外螺紋適配的內螺紋,所述橫管(71)的底端固定有若干組噴頭(72),所述豎管(70)的頂端套有密封圈,密封圈與導管(6)的底端相抵,所述過濾件(12)包括護蓋(15)、濾網(16)和外筒(17),所述外筒(17)的內壁一體成型有用于支撐內筒(18)的凸緣,所述外筒(17)的頂端螺紋連接有護蓋(15),所述內筒(18)的內壁一體成型有用于支撐濾網(16)的內緣,所述濾網(16)通過螺釘與內緣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軋機輥潤滑劑噴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18)的頂端一體成型有兩組拉環(huán),兩組拉環(huán)的頂端均與護蓋(15)的內壁相抵。
3.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軋機輥潤滑劑噴射結構的噴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擰下護蓋(15),通過外筒(17)將潤滑劑導入儲液箱(13),儲液箱(13)能夠儲存一定量的潤滑劑,濾網(16)能夠對潤滑劑進行過濾;
S2、兩組液壓缸(2)的活塞桿帶動頂板(10)、導軌(9)、兩組調節(jié)件(8)和兩組導管(6)升降,能夠根據軋機輥的高度調節(jié)兩組噴射件(7)的高度;
S3、水平滑動兩組滑塊(83)并擰緊兩組限位螺栓(81),實現兩組導管(6)間距的調節(jié),擰松兩組緊固螺栓(82)并水平移動兩組導管(6),無需移動底板(1)即可根據軋機輥所在的位置對噴射件(7)的位置進行調節(jié);
S4、通過輸液泵(14)自帶的開關開啟輸液泵(14),輸液泵(14)抽取儲液箱(13)內的潤滑劑,通過噴頭(72)向軋機輥噴灑潤滑劑。
說明書: 一種軋機輥潤滑劑噴射結構及其噴射方法技術領域[0001] 本發(fā)明屬于軋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軋機輥潤滑劑噴射結構,還涉及一種軋機輥潤滑劑噴射結構的噴射方法。背景技術[0002] 軋機是實現金屬軋制過程的設備。泛指完成軋材生產全過程的裝備﹐包括有主要設備﹑輔助設備﹑起重運輸設備和附屬設備等?,F代軋機發(fā)展的趨向是連續(xù)化、自動化、專業(yè)化,產品質量高,消耗低。軋機使用的過程中,需要利用軋機的平行輥對軋制的物品進行輸送,軋機輥需要經常潤滑,就需要使用軋機輥潤滑劑噴射結構,一般的軋機輥潤滑劑噴射結構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方便調節(jié),影響潤滑劑的噴射。[0003] 因此針對這一現狀,迫切需要設計和生產一種軋機輥潤滑劑噴射結構及其噴射方法,以滿足實際使用的需要。發(fā)明內容[0004]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軋機輥潤滑劑噴射結構及其噴射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0005]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軋機輥潤滑劑噴射結構,包括底板、升降機構、噴射件和輸液泵,所述底板的底端的四角處均安裝有剎車滾輪,所述底板的頂端的四角處均固定有支柱,四組所述支柱的頂端均與支板連接,所述底板的頂端固定有升降機構和儲液箱,所述升降機構的頂端與頂板連接;[0006] 所述儲液箱的頂端固定有過濾件和輸液泵,所述輸液泵的進液管延伸至儲液箱內,所述輸液泵的出液管與三通管連接,三通管與兩組軟管連接,兩組所述軟管遠離三通管的端部分別與兩組導管連接,兩組所述導管遠離軟管的端部分別貫穿兩組調節(jié)件和兩組支撐件并分別與兩組噴射件連接,兩組所述調節(jié)件均固定在導軌上,所述導軌固定在頂板的頂端;[0007] 所述調節(jié)件包括凸塊、緊固螺栓和滑塊,所述滑塊內構造有與導軌適配的通槽以及供導管穿過的通孔,所述滑塊的頂端開設有與緊固螺栓適配的螺孔,所述緊固螺栓的底端與導管相抵,所述滑塊的側壁一體成型有凸塊,所述凸塊內開設有與限位螺栓適配的螺孔,所述限位螺栓的底端與導軌相抵,所述升降機構包括液壓缸、豎桿和套筒,兩組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均貫穿支板,兩組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分別通過兩組螺栓與固定在頂板的底端的兩組套筒連接,所述頂板的底端的四角處均固定有豎桿,四組所述豎桿的底端均貫穿支板,所述支撐件包括護套、活動塊和萬向球,所述活動塊內開設有通孔,通孔內設置有護套,所述活動塊的底端固定有萬向球,所述頂板的頂端開設有供萬向球滑動的滑槽,所述噴射件包括豎管、兩端封閉的橫管和噴頭,所述豎管的底端固定有橫管,所述豎管的外壁開設有外螺紋,兩組所述導管的底端均開設有與豎管外壁的外螺紋適配的內螺紋,所述橫管的底端固定有若干組噴頭,所述豎管的頂端套有密封圈,密封圈與導管的底端相抵,所述過濾件包括護蓋、濾網和外筒,所述外筒的內壁一體成型有用于支撐內筒的凸緣,所述外筒的頂端螺紋連接有護蓋,所述內筒的內壁一體成型有用于支撐濾網的內緣,所述濾網通過螺釘與內緣連接。[0008] 優(yōu)選的,所述內筒的頂端一體成型有兩組拉環(huán),兩組拉環(huán)的頂端均與護蓋的內壁相抵。[0009] 一種軋機輥潤滑劑噴射結構的噴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0010] S1、擰下護蓋,通過外筒將潤滑劑導入儲液箱,儲液箱能夠儲存一定量的潤滑劑,濾網能夠對潤滑劑進行過濾;[0011] S2、兩組液壓缸的活塞桿帶動頂板、導軌、兩組調節(jié)件和兩組導管升降,能夠根據軋機輥的高度調節(jié)兩組噴射件的高度;[0012] S3、水平滑動兩組滑塊并擰緊兩組限位螺栓,實現兩組導管間距的調節(jié),擰松兩組緊固螺栓并水平移動兩組導管,無需移動底板即可根據軋機輥所在的位置對噴射件的位置進行調節(jié);[0013] S4、通過輸液泵自帶的開關開啟輸液泵,輸液泵抽取儲液箱內的潤滑劑,通過噴頭向軋機輥噴灑潤滑劑。[0014] 本發(fā)明的技術效果和優(yōu)點:該軋機輥潤滑劑噴射結構及其噴射方法,擰下護蓋,通過外筒將潤滑劑導入儲液箱,儲液箱能夠儲存一定量的潤滑劑,濾網能夠對潤滑劑進行過濾,兩組拉環(huán)方便內筒的取出,方便雜質的清理或濾網的更換;兩組液壓缸的活塞桿帶動頂板、導軌、兩組調節(jié)件和兩組導管升降,能夠根據軋機輥的高度調節(jié)兩組噴射件的高度,四組豎桿提高了頂板的穩(wěn)定性;水平滑動兩組滑塊并擰緊兩組限位螺栓,實現兩組導管間距的調節(jié),擰松兩組緊固螺栓并水平移動兩組導管,無需移動底板即可根據軋機輥所在的位置對噴射件的位置進行調節(jié),方便潤滑劑的噴射;活動塊底端的萬向球利于活動塊的滑動,能夠對導管進行支撐,并且方便導管的調節(jié),該軋機輥潤滑劑噴射結構及其噴射方法,方便調節(jié)和使用,利于潤滑劑的噴射。附圖說明[0015]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0016] 圖2為本發(fā)明的支撐件的結構示意圖;[0017] 圖3為本發(fā)明的噴射件的結構示意圖;[0018] 圖4為本發(fā)明的調節(jié)件的結構示意圖;[0019] 圖5為本發(fā)明的過濾件的剖面圖。[0020] 圖中:1底板、2液壓缸、3升降機構、4支柱、40豎桿、5支撐件、50護套、51活動塊、52萬向球、6導管、7噴射件、70豎管、71橫管、72噴頭、8調節(jié)件、80凸塊、81限位螺栓、82緊固螺栓、83滑塊、9導軌、10頂板、11軟管、12過濾件、13儲液箱、14輸液泵、15護蓋、16濾網、17外筒、18內筒。具體實施方式[0021]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0022] 除非單獨定義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內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發(fā)明所示的圖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內和外等方向為準,在此一并說明。[0023] 本發(fā)明提供了如圖1?5所示的一種軋機輥潤滑劑噴射結構,包括底板1、升降機構3、噴射件7和離心式的輸液泵14,所述底板1的底端的四角處均安裝有剎車滾輪,所述底板1的頂端的四角處均焊接有支柱4,四組所述支柱4的頂端均與支板焊接,所述底板1的頂端通過螺栓固定有升降機構3和儲液箱13,所述升降機構3的頂端與頂板10焊接;
[0024] 所述儲液箱13的頂端固定有過濾件12和輸液泵14,輸液泵14通過螺栓與儲液箱13連接,所述輸液泵14的進液管延伸至儲液箱13內,所述輸液泵14的出液管與三通管焊接,三通管通過膠黏劑與兩組軟管11連接,兩組所述軟管11遠離三通管的端部分別通過膠黏劑與兩組導管6連接,兩組所述導管6遠離軟管11的端部分別貫穿兩組調節(jié)件8和兩組支撐件5并分別與兩組噴射件7連接,兩組所述調節(jié)件8均固定在導軌9上,所述導軌9焊接在頂板10的頂端;[0025] 所述調節(jié)件8包括凸塊80、緊固螺栓82和滑塊83,所述滑塊83內構造有與導軌9適配的通槽以及供導管6穿過的通孔,所述滑塊83的頂端開設有與緊固螺栓82適配的螺孔,所述緊固螺栓82的底端與導管6相抵,所述滑塊83的側壁一體成型有凸塊80,所述凸塊80內開設有與限位螺栓81適配的螺孔,所述限位螺栓81的底端與導軌9相抵,所述升降機構3包括單活塞桿式的液壓缸2、豎桿40和套筒,兩組所述液壓缸2的活塞桿均貫穿支板,兩組所述液壓缸2的活塞桿分別通過兩組螺栓與焊接在頂板10的底端的兩組套筒連接,兩組液壓缸2的活塞桿帶動頂板10、導軌9、兩組調節(jié)件8和兩組導管6升降,能夠根據軋機輥的高度調節(jié)兩組噴射件7的高度,所述頂板10的底端的四角處均焊接有豎桿40,四組所述豎桿40的底端均貫穿支板,能夠提高頂板10的穩(wěn)定性,所述支撐件5包括護套50、活動塊51和萬向球52,所述活動塊51內開設有通孔,通孔內設置有護套50,護套50通過膠黏劑與活動塊51連接,所述活動塊51的底端固定有萬向球52,萬向球52自帶的連接座與活動塊51焊接,所述頂板10的頂端開設有供萬向球52滑動的滑槽,萬向球52與活動塊51能夠對導管6進行支撐,方便導管6的水平移動,所述噴射件7包括豎管70、兩端封閉的橫管71和噴頭72,所述豎管70的底端焊接有橫管71,所述豎管70的外壁開設有外螺紋,兩組所述導管6的底端均開設有與豎管70外壁的外螺紋適配的內螺紋,所述橫管71的底端焊接有若干組噴頭72,旋轉豎管70,能夠使噴射件7與導管6分離,方便噴射件7的檢修或清理,所述豎管70的頂端套有密封圈,密封圈與導管6的底端相抵,所述過濾件12包括護蓋15、濾網16和外筒17,所述外筒17的內壁一體成型有用于支撐內筒18的凸緣,所述外筒17的頂端螺紋連接有護蓋15,所述內筒18的內壁一體成型有用于支撐濾網16的內緣,所述濾網16通過螺釘與內緣連接,濾網16能夠對雜質進行過濾。[0026] 具體的,所述內筒18的頂端一體成型有兩組拉環(huán),兩組拉環(huán)的頂端均與護蓋15的內壁相抵。[0027] 一種軋機輥潤滑劑噴射結構的噴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0028] S1、擰下護蓋15,通過外筒17將潤滑劑導入儲液箱13,儲液箱13能夠儲存一定量的潤滑劑,濾網16能夠對潤滑劑進行過濾;[0029] S2、兩組液壓缸2的活塞桿帶動頂板10、導軌9、兩組調節(jié)件8和兩組導管6升降,能夠根據軋機輥的高度調節(jié)兩組噴射件7的高度;[0030] S3、水平滑動兩組滑塊83并擰緊兩組限位螺栓81,實現兩組導管6間距的調節(jié),擰松兩組緊固螺栓82并水平移動兩組導管6,無需移動底板1即可根據軋機輥所在的位置對噴射件7的位置進行調節(jié);[0031] S4、通過輸液泵14自帶的開關開啟輸液泵14,輸液泵14抽取儲液箱13內的潤滑劑,通過噴頭72向軋機輥噴灑潤滑劑。[0032]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聲明:
“軋機輥潤滑劑噴射結構及其噴射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