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柔性傳扭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軸套,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固定通孔和至少一個第一調節(jié)通孔;
第二軸套,設有至少一個調節(jié)槽和至少一個第二固定通孔;
至少一個固定組件,通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內和所述第二固定通孔將所述第一軸套和所述第二軸套連接;以及
至少一個調節(jié)元件,穿過所述第一調節(jié)通孔與所述調節(jié)槽的內底面相抵,用于調節(jié)所述第一軸套和所述第二軸套之間的距離。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傳扭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組件包括:第一螺栓,設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內和所述第二固定通孔內;以及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與所述第一螺栓相配合。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傳扭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具有第一螺栓頭,所述柔性傳扭機構還包括:
第一墊片,套設于所述第一螺栓上,且設于所述第一螺栓頭與所述第一軸套之間;以及第二墊片,套設于所述第一螺栓上,且設于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軸套之間。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傳扭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jié)元件具有第二螺栓頭,所述柔性傳扭機構還包括:
第一彈性墊圈,套設于所述調節(jié)元件上,且設于所述第二螺栓頭與所述第一軸套之間;
以及
第二彈性墊圈,套設于所述調節(jié)元件上,且設于所述第一軸套和所述第二軸套之間。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傳扭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上套設有減震套,且所述減震套設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內和所述第二固定通孔內。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傳扭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和所述第一調節(jié)通孔在所述第一軸套上均勻分布,且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和所述第一調節(jié)通孔為間隔設置;
所述第二固定通孔和所述調節(jié)槽在所述第二軸套上均勻分布,且所述第二固定通孔和所述調節(jié)槽為間隔設置。
7.一種模塊化軋機減速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傳扭機構,為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柔性傳扭機構;
輸入模塊,具有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內設有輸入齒輪軸、第一齒輪和第一連接軸,所述輸入齒輪軸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
中間模塊,具有第二殼體,所述第二殼體內設有第二連接軸,所述第二連接軸通過所述柔性傳扭機構與所述第一連接軸能拆卸的連接在一起;以及輸出模塊,具有第三殼體,所述第三殼體內設有第一軸,所述第一軸通過所述柔性傳扭機構與所述第二連接軸能拆卸的連接在一起。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模塊化軋機減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殼體包括上半殼和下半殼,所述上半殼與所述下半殼能拆卸地連接在一起;
所述上半殼包括第一左半殼和第一右半殼,所述第一左半殼與所述第一右半殼能拆卸地連接在一起;
所述下半殼包括第二左半殼和第二右半殼,所述第二左半殼與所述第二右半殼能拆卸地連接在一起。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模塊化軋機減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軸包括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所述第一輸出軸和所述第二輸出軸為上下設置,所述第一輸出軸的軸線與所述第二輸出軸的軸線平行。
10.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模塊化軋機減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塊化軋機減速機還包括安裝模塊,所述安裝模塊包括支撐架和底板。
說明書: 柔性傳扭機構及模塊化軋機減速機技術領域[0001] 本申請涉及減速機的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柔性傳扭機構及模塊化軋機減速機。
背景技術[0002] 聯(lián)軸器是用來聯(lián)接不同機構中的兩根軸(主動軸和從動軸),使之共同旋轉以傳遞扭矩的機械零件。在高速重載的動力傳動中,聯(lián)軸器需要具有緩沖、減振的作用。
[0003] 而現(xiàn)有技術中,減速機中通常使用常規(guī)的剛性聯(lián)軸器,而剛性聯(lián)軸器無減震、沖擊大、運轉補償量差、沒有過載保護功能,且常規(guī)的剛性聯(lián)軸器是通過鍵傳扭,若出現(xiàn)嚴重過
載,會成聯(lián)軸器與減速機的雙重破壞。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柔性傳扭機構及模塊化軋機減速機,其具有過載保護功能,能夠減震和耐沖擊。
[0005] 本申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xiàn)的:[0006] 一種柔性傳扭機構,包括第一軸套、第二軸套、至少一個固定組件和至少一個調節(jié)元件,其中,所述第一軸套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固定通孔和至少一個第一調節(jié)通孔;所述第
二軸套上設有至少一個調節(jié)槽和至少一個第二固定通孔;所述固定組件通過所述第一固定
通孔內和所述第二固定通孔將所述第一軸套和所述第二軸套連接;以及所述調節(jié)元件穿過
所述第一調節(jié)通孔與所述調節(jié)槽相抵,用于調節(jié)所述第一軸套和所述第二軸套之間的距
離。
[0007] 于一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組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設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內和所述第二固定通孔內;所述第一螺母與所述第一螺栓相配合。
[0008] 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栓上套設有減震套,且所述減震套設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內和所述第二固定通孔內。
[0009] 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栓具有第一螺栓頭,所述柔性傳扭機構還包括第一墊片和第二墊片,所述第一墊片套設于所述第一螺栓上,且設于所述第一螺栓頭與所述第一
軸套之間;所述第二墊片套設于所述第一螺栓上,且設于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軸套之
間。
[0010] 于一實施例中,所述調節(jié)元件具有第二螺栓頭,所述柔性傳扭機構還包括第一彈性墊圈和第二彈性墊圈,所述第一彈性墊圈套設于所述調節(jié)元件上,且設于所述第二螺栓
頭與所述第一軸套之間;所述第二彈性墊圈套設于所述調節(jié)元件上,且設于所述第一軸套
和所述第二軸套之間。
[0011] 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和所述第一調節(jié)通孔在所述第一軸套上均勻分布,且所述第一固定通孔和所述第一調節(jié)通孔為間隔設置;
[0012] 所述第二固定通孔和所述調節(jié)槽在所述第二軸套上均勻分布,且所述第二固定通孔和所述調節(jié)槽為間隔設置。
[0013] 一種模塊化軋機減速機,包括柔性傳扭機構、輸入模塊、中間模塊和輸出模塊,其中,所述柔性傳扭機構為上述的柔性傳扭機構;所述輸入模塊,具有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
體內設有輸入齒輪軸、第一齒輪和第一連接軸,所述輸入齒輪軸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所述
中間模塊,具有第二殼體,所述第二殼體內設有第二連接軸,所述第二連接軸通過所述柔性
傳扭機構與所述第一連接軸能拆卸的連接在一起;以及所述輸出模塊,具有第三殼體,所述
第三殼體內設有第一軸,所述第一軸通過所述柔性傳扭機構與所述第二連接軸能拆卸的連
接在一起。
[0014] 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三殼體包括上半殼和下半殼,所述上半殼與所述下半殼能拆卸地連接在一起;
[0015] 所述上半殼包括第一左半殼和第一右半殼,所述第一左半殼與所述第一右半殼能拆卸地連接在一起;
[0016] 所述下半殼包括第二左半殼和第二右半殼,所述第二左半殼與所述第二右半殼能拆卸地連接在一起。
[0017] 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軸包括第一輸出軸和第二輸出軸,所述第一輸出軸和所述第二輸出軸為上下設置,所述第一輸出軸的軸線與所述第二輸出軸的軸線平行。
[0018] 于一實施例中,所述模塊化軋機減速機還包括安裝模塊,所述安裝模塊包括支撐架和底板。
[0019] 本申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0020] 本申請的柔性傳扭機構,第一軸套通過至少一個第一螺栓與第二軸套連接在一起,并通過至少一個調節(jié)元件調節(jié)第一軸套與第二軸套之間的距離。由于第一軸套與第二
軸套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隙,且第一螺栓上套設有減震套,故本申請結構簡單,維護方便,同
時在使用過程中,具有較好的過載保護功能和相當?shù)倪\轉補償量,具有較好的減震和耐沖
擊效果。
[0021] 本申請的模塊化軋機減速機,通過柔性傳扭機構將各個模塊之間的軸連接起來,不僅便于裝卸,且使本申請的模塊化軋機減速機具有更高的可靠度,同時更加耐用。
附圖說明[0022]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申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
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
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0023] 圖1為本申請一實施例示出的柔性傳扭機構的結構示意圖。[0024] 圖2為本申請一實施例示出的柔性傳扭機構的結構示意圖。[0025] 圖3為本申請一實施例示出的柔性傳扭機構的結構示意圖。[0026] 圖4為本申請一實施例示出的模塊化軋機減速機的結構示意圖。[0027] 圖標:1-柔性傳扭機構;2-第一軸套;21-第一固定通孔;22-第一調節(jié)通孔;23-固定組件;3-第二軸套;31-調節(jié)槽;310-內底面;32-第二固定通孔;4-第一螺栓;
40-第一螺栓頭;41-減震套;42-第一螺母;43-第一墊片;44-第二墊片;5-調節(jié)元件;
50-第二螺栓頭;51-第一彈性墊圈;52-第二彈性墊圈;6-模塊化軋機減速機;61-輸入
模塊;610-第一殼體;611-輸入齒輪軸;612-第一齒輪;613-第一連接軸;62-中間模
塊;620-第二殼體;621-第二連接軸;63-輸出模塊;630-第三殼體;631-第一軸;
631a-第一輸出軸;631b-第二輸出軸;632-上半殼;632a-第一左半殼;632b-第一右半
殼;633-下半殼;633a-第二左半殼;633b-第二右半殼;64-安裝模塊;640-支撐架;
641-底板;642-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0028] 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qū)分描述,并不表示排列序號,也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29] 此外,術語“水平”、“豎直”、“懸垂”等術語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絕對水平或懸垂,而是可以稍微傾斜。如“水平”僅僅是指其方向相對“豎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該結構
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傾斜。
[0030] 在本申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內”、“外”、“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申請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
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申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
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申請的限制。
[0031] 在本申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
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
元件內部的連通。
[0032]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申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0033] 請參照圖1,其為本申請一實施例示出的柔性傳扭機構1的結構示意圖。本申請的柔性傳扭機構1包括第一軸套2和第二軸套3,第一軸套2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固定通孔21和
至少一個第一調節(jié)通孔22,第二軸套3上設有至少一個調節(jié)槽31和至少一個第二固定通孔
32,第一固定通孔21的數(shù)量、第二固定通孔32的數(shù)量、第一調節(jié)通孔22的數(shù)量以及調節(jié)槽31
的數(shù)量可以依據(jù)所需傳遞力矩的大小來進行調整。其中,第一固定通孔21和第二固定通孔
32的數(shù)量一致,第一調節(jié)通孔22與調節(jié)槽31的數(shù)量一致。
[0034] 本申請的柔性傳扭機構1還包括至少一個固定組件23和至少一個調節(jié)元件5,固定組件23包括第一螺栓4和第一螺母42。其中,第一螺栓4設于第一固定通孔21內和第二固定
通孔32內,并通過與第一螺母42的配合,將第一軸套2與第二軸套3連接并緊固起來;調節(jié)元
件5穿過第一調節(jié)通孔22與調節(jié)槽31的內底面310相抵,用于調節(jié)第一軸套2和第二軸套3之
間的距離。本實施例中,調節(jié)元件5為帶有螺紋的螺栓,第一調節(jié)通孔22為帶有螺紋的通孔。
[0035] 第一螺栓4上還套設有減震套41,且減震套41設于第一固定通孔21內和第二固定通孔32內,用于減震和減少沖擊。同時,第一螺栓4上還套設有第一墊片43和第二墊片44,其
中,第一墊片43設于第一螺栓頭40的頭部與第一軸套2之間,第二墊片44設于第一螺母42和
第二軸套3之間,以此來進一步減震和減少沖擊。
[0036] 于一操作過程中,操作人員首先在第一螺栓4上套設好第一墊片43后,將第一螺栓4穿入第一固定通孔21內,并在第一螺栓4上套設減震套41后,將第一螺栓4穿入第二固定通
孔32內,然后在第一螺栓4上套設好第二墊片44,旋緊第一螺母42,從而將第一軸套2與第二
軸套3連接并緊固起來;接著,將調節(jié)元件5旋進第一調節(jié)通孔22,并與調節(jié)槽31相抵。其中,
第一螺栓4、第一螺母42、第一墊片43和第二墊片44用于阻止第一軸套2與第二軸套3之間的
軸向相對位移,調節(jié)元件5通過第一調節(jié)通孔22內的螺紋實現(xiàn)第一軸套2的軸向運動,且第
二軸套3在調節(jié)元件5的作用下實現(xiàn)與調節(jié)元件5進行同方向運動。
[0037] 本申請的柔性傳扭機構1,第一軸套2通過至少一個固定組件23與第二軸套3連接在一起,并通過至少一個調節(jié)元件5調節(jié)第一軸套2與第二軸套3之間的距離。由于第一軸套
2與第二軸套3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隙,且第一螺栓4上套設有減震套41,故本申請結構簡單,
維護方便,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具有較好的過載保護功能和相當?shù)倪\轉補償量,具有較好的
減震和耐沖擊效果。
[0038] 請參照圖2,其為本申請一實施例示出的柔性傳扭機構1的結構示意圖。調節(jié)元件5上套設有第一彈性墊圈51第二彈性墊圈52,其中,第一彈性墊圈51設于第二螺栓頭50與第
一軸套2之間,第二彈性墊圈52設于第一軸套2和第二軸套3之間。當柔性傳扭機構1需要傳
遞較大扭矩時,第一彈性墊圈51第二彈性墊圈52具有一定的過載保護功能,用于減震和減
少沖擊。
[0039] 請參照圖3,其為本申請一實施例示出的柔性傳扭機構1的結構示意圖。至少一個第一固定通孔21和至少一個第一調節(jié)通孔22在第一軸套2上均勻分布,且至少一個第一固
定通孔21和至少一個第一調節(jié)通孔22在第一軸套2上呈間隔設置;至少一個第二固定通孔
32和至少一個調節(jié)槽31在第二軸套3上均勻分布,且至少一個第二固定通孔32和至少一個
調節(jié)槽31在第二軸套3上呈間隔設置。其中,第一固定通孔21的數(shù)量、第二固定通孔32的數(shù)
量、第一調節(jié)通孔22的數(shù)量以及調節(jié)槽31的數(shù)量可以依據(jù)所需傳遞力矩的大小來進行調
整。
[0040] 請參照圖4,其為本申請一實施例示出的模塊化軋機減速機6的結構示意圖。本申請的模塊化軋機減速機6包括柔性傳扭機構1、輸入模塊61、中間模塊62和輸出模塊63,其
中,輸入模塊61具有第一殼體610,第一殼體610內設有輸入齒輪軸611、第一齒輪612和第一
連接軸613,輸入齒輪軸611與第一齒輪612嚙合;中間模塊62具有第二殼體620,第二殼體
620內設有第二連接軸621,第二連接軸621通過柔性傳扭機構1與第一連接軸613能拆卸的
連接在一起;輸出模塊63具有第三殼體630,第三殼體630內設有第一軸631,第一軸631通過
柔性傳扭機構1與第二連接軸621能拆卸的連接在一起,第一軸631包括第一輸出軸631a和
第二輸出軸631b,第一輸出軸631a和第二輸出軸631b為上下設置,第一輸出軸631a的軸線
與第二輸出軸631b的軸線平行,用于軋制鋼板。
[0041] 第三殼體630包括上半殼632和下半殼633,上半殼632與下半殼633能拆卸地連接在一起。其中,上半殼632包括第一左半殼632a和第一右半殼632b,第一左半殼632a與第一
右半殼632b能拆卸地連接在一起;下半殼633包括第二左半殼633a和第二右半殼633b,第二
左半殼633a與第二右半殼633b能拆卸地連接在一起,從而便于對模塊化軋機減速機6的拆
卸和維修。
[0042] 本申請的模塊化軋機減速機6還包括安裝模塊64,安裝模塊64包括支撐架640和底板641,底板641上設有至少一個安裝孔642。當需要進行固定作業(yè)時,通過支撐架640將輸入
模塊61、中間模塊62和輸出模塊63支撐起來,且通過螺栓與底板641上安裝孔642的配合,將
模塊化軋機減速機6固定在地面或其他穩(wěn)固的操作平臺上。
[0043] 本申請的模塊化軋機減速機6,通過柔性傳扭機構1將各個模塊之間的軸連接起來,不僅便于裝卸,且使本申請的模塊化軋機減速機6具有更高的可靠度,同時更加耐用。
[0044]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申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申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申請的保護范圍之內。
聲明:
“柔性傳扭機構及模塊化軋機減速機”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